近年来,食品级坊间出现“食品级”化妆品的化妆说法,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原料都是伪概“无添加”“纯天然”的,更安全有效。食品级然而,化妆记者日前通过对比多款号称“食品成分”“可食用”的伪概化妆品配料表发现,这些号称 “食品级”的食品级化妆品、护肤品很大程度上只是化妆商业营销噱头。今年以来,伪概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消费提示,食品级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化妆概念。(据7月1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实际上,伪概食品与化妆品本身就是食品级两个不同概念,食品经口摄入,化妆化妆品则应用于人体表面,伪概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以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那么,二者的安全性也就不具有可比性。要区别的一点是,凡宣称可食用,必须要有食字准号,而化妆品护肤品只有妆字号,可见,根本不存在“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由此观之,商家炮制出“食品级”化妆品这一市场语言,只是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安全的消费心理。这种迎合未免不顾事实,甚至颇有颠倒黑白的味道。与此同时,用“食品级”等字眼,也是为规避相关障碍——我国《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禁用语》规定,化妆品宣传不能含有“纯植物”“纯天然”等虚假夸大用语,而“食品级”这一名词,就可以替换已被明令禁止的 “纯天然”“纯植物”等概念。
根据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而使用“食品级”一词,是有意引发消费者产生不切实际的联想,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这同样是违反规定的。因此,市场监管部门除了发布“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概念”等消费提示,更应对化妆品标签标识及广告进行严格规范,消除“食品级”营销噱头。
广大消费者也不要被“食品级”噱头所迷惑,觉得化妆品“可食用”一定更好更安全。据专业人士介绍,化妆品由多种成分配制而成,其中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只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是无法制成护肤品的;“纯植物”“可食用”之说只是玩概念,所谓的纯植物化妆品,最多是含有植物萃取成分,而且添加的成分也可能很少,痴迷于“纯植物”“可食用”,只会上当受骗,被大收“智商税”。
责任编辑:24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3年查处的十大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东莞市兴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该公司在生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法院与静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签署《备忘录》。今后,每月上旬将会有一位法官前来静安区消保委驻场工作一天,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法律咨询。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 ...
10月20日下午,宿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走进埇桥区三里湾街道凤池社区浍淮苑小区,开展“敬老爱老 情暖重阳”志愿服务活动。10余名志愿者分成多个小组,为老人们提供义务理发、健康咨询、照片拍摄及打印等 ...
双11临近,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别为“凑单”购买不需要的商品;长三角消保委联盟让消费者警惕商家的“先涨后降”价格陷阱;江苏省消保委提示商家赠送的小样赠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新年伊始、春节将至,购物、聚会等消费将迎来高峰,疫情防控也进入重点时段。近日,浙江省嘉善县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全、理性、健康消费。 ...
快评丨企业争当“年菜大王”,年菜经济这把火才能越烧越旺_南方+_南方plus对消费者而言,2025年春节也许还远,但对年菜企业来说,为春节而做的准备早已“在路上”。近日,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