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平方米的完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公摊更具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面积公众对于购房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费用多有诟病,制度不少人担心存在“消费暗区”。现实在这样的意义背景下,近年来一种声音逐渐转播——取消公摊面积制度。完善(据8月16日《法治日报》报道)
从我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公摊更具普遍实行的面积是由购房者分摊部分共有建筑面积的做法。200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制度《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为独立产权,现实分摊的意义共有建筑面积为共有产权,买受人按照法律、完善法规的公摊更具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面积
近年来,商品房公摊面积逐年呈扩大趋势,从最初的10%以下,发展到现在的30%—40%。这背后,既有商品房提档升级,增加电梯数量,做大公共区域的因素,也有计算不透明、监管难、容易暗箱操作等原因。有消费者质疑公摊面积的存在是为不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买单;有消费者担心后续的物业费、供暖费等都要继续为公摊部分买单。于是,关于取消公摊面积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
不过,取消公摊面积并非易事。一方面,对于已经购买房产的人来说,就会面临房产证需要变更的问题,重新测量面积和变更手续工作量很大。同时,现行的物业费、暖气费等也都是以建筑面积计量的,如果取消公摊面积,会给计价标准带来混乱。此外,取消公摊面积,也会直接影响开发商对于公共区域的投入,进而影响到小区的整体品质和广大业主的权益。
事实上,公摊面积制度真正备受诟病的,是“乱公摊”和“只公摊成本,不公摊收益”的问题。一方面,少数开发商随意变更约定的公摊面积,导致实际得房率低于预期;还有的将地下车位出售给购房者后,又将地下车位计入公摊面积向购房者分摊费用。同时,公摊面积上设置广告、车位等带来的营利收入,按照《民法典》相关规定,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应归业主共有。但在现实中,施行情况并不理想。
是否取消公摊面积,确实值得探讨论证,但就眼下而言,完善公摊面积制度更具现实意义。首先,厘清公摊标准。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公摊面积制度,规定公摊面积的最大比例、收费标准、测量方式等,避免因分摊面积问题产生购房争议。其次,引入惩罚赔偿。对于开发商随意扩大公摊面积,超过合理误差的行为,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要求其给予购房人公摊面积费用三倍赔偿,从而提高违规成本,遏制“乱公摊”现象。此外,有关部门应监督物业企业落实公摊收益,让业主在为公摊面积买单的同时,也能从公摊面积中受益。(张淳艺)
责任编辑:张林保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3月15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珠宝首饰消费评价指数排行榜,34家珠宝首饰经营商家中,排名最末的两位分别为:深圳市六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深圳青禾互娱科技有限公司,其经营的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为保障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安全有序,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市场监管局按照节日市场消费特点,聚焦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节前市场检查,织牢市场安全“防护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柯桥区市场监管局及社区药事服务站主办单位华通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在大渡社区开展“不忘初心 情系群众”社区药事服务活动,这也标志着该市首家现代社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7月24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第15号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信息。前不久,该局组织人员依规对福鼎市六六顺食品有限公司、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并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潘若莼记者孟刚)2018年成功实现“刷脸取照”、24小时自助取照;2019年率先推行银行网点就近办照;2020年成功试点登记告知承诺制;2021年发出全市首张“一照含证”营业执照;2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熊华亮记者朱海)2022年,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通过打造食品快检省级示范实验室,以点带面推进全省食品安全快检工作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坐落于南昌县新洪城大市场的首家食品快检示范实验室已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