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日前,盲盒盲盒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分析报告。过期报告显示,食品盲盒消费已成为新的川省投诉热点,主要存在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等4大问题。消委消费项顽
2月17日,盲盒盲盒消费者蔡女士向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过期称其孩子在文具店购买了“盲袋”,食品通过外包装无法获知产品内容和信息,川省拆开后发现是消委消费项顽棒棒糖、巧克力豆等预包装食品且均已过期,盲盒盲盒要求文具店退货并赔偿损失,过期但双方协商无果。食品消委会工作人员在文具店现场进行调查,川省发现十几个装有过期食品的消委消费项顽“盲袋”。经询问,这批“盲袋”是从成都某批发商处购进,因外包装无标识、不透明,无法得知内部食品信息且未进行进货查验。
四川省消委会认为,该行为属于怠于履行法定查验义务,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据此规定,经调解,文具店同意向消费者赔偿1000元并表示歉意。同时,井研县消委会已将线索移交当地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四川省消委会指出,近年来,盲盒因其新奇的销售模式受到年轻人追捧,为迎合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经营者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包装销售各种类型的盲盒商品,但随着盲盒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存在的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宣传、售后服务等问题逐渐成为投诉热点。
具体而言,盲盒消费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一是不公示盲盒商品类别、概率,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经营者借助盲盒特殊性和隐藏性,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二是以盲盒方式销售临期食品。因无法提前了解盲盒商品信息,消费者极易买到临期甚至过期食品,侵害了消费者健康权;三是商品质量问题突出。通过盲盒包装销售三无商品、山寨商品、二次销售品等情况仍然存在;四是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以盲盒方式包装销售质次价高商品、在校园附近销售盲盒产品等问题亟需规范。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盲盒经营者,在万物皆可“盲”的时代,盲袋、盲盒等产品不是法外之地。虽然盲盒类商品具有特殊性,消费者无法提前知晓内部商品信息,但不代表消费者要为这种隐蔽性买单。盲盒经营者应履行法定义务,按照《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外包装要标明商品类型和关键信息,须符合产品质量或食品安全要求,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权等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50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3月26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发布一批民生领域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非法添加、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商标侵权、违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等。北信中乒之星汽车销售公司合同违法案202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为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经营行为,8月17日下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市场监管分局联合舟山晚报“蟹蟹说食安”栏目组,走进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开展“水产品直播带货监管”主题直播,实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为全面贯彻实施《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切实提升汽车销售企业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汽车销售市场放心消费环境,8月8日,陕西 ...
近年来,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配送”的食品外卖广受好评。与此同时,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屡见不鲜。为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今年以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为保障好开学校园食品安全,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从9月1日起,该局组织开展广东全省秋季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统一行动,着力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阵地,保障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日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向公安机关移送了因恶意投诉涉嫌敲诈勒索案5件,该县公安局已经对该系列案立案侦查。据悉,今年2月,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和县消保委收到多起投诉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