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随着预付式消费覆盖领域越来越广,四注意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中消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协提醒预消费针对预付式消费,付式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四注意经营者义务。6月28日,中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醒,协提醒预消费提示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付式
谨慎选择商家。四注意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中消在资金安全、协提醒预消费服务质量、付式合同等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四注意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中消要谨慎选择商家、协提醒预消费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认真审阅合同。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
保留消费凭证。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提升维权意识。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应及时联系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费者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消协督促相关经营者务必保证合法合规,明确必要信息,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售后服务;不得违背公平交易原则,进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是营造和谐稳定、健康向上营商环境的前提,中消协吁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预付式消费乱象治理力度,规范预付式消费规制、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20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此期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酒类、饼干、食用农产品等25大类食品873批次,其中合格857批次、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如今市面上主流的底妆产品实际使用效果如何?怎样才能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底妆类化妆品?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组织开展了一场底妆类化妆品消费体验活动,邀请多名消费者现场对18 ...
跨界联合!大咖齐聚第一届大湾区校园防溺水教育系列活动_南方+_南方plus8月31日至9月1日,第一届大湾区校园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此次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主办,广州卓 ...
近年来,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配送”的食品外卖广受好评。与此同时,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屡见不鲜。为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今年以 ...
庆祝第40个教师节,全国585个单位、1790人受表彰_南方+_南方plus9月8日,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北京隆重举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 ...
近日,我院肾脏内科在第二住院大楼三楼学术厅举办2019春季腹膜透析肾友会,80余名患者及医护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肾脏内科刁永书护士长介绍了腹膜透析中心疾病管理现状,并对患友们致以美好祝愿。钟慧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