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强制一则“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多地打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一份由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发布的叫停教育文件显示,关于安全教育平台,安全“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平台且“严禁以口头、少形式主公示栏、强制微信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多地打无独有偶,叫停教育同一时间段,安全济南、平台厦门、少形式主泉州、强制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多地打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叫停教育强制要求。对这些地方的学生、家长、教师而言,此举既回应了他们对此前安全教育是否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的质疑,也实实在在地为大家减轻了一份负担。
作为相关争议的主角,“安全教育平台”是一款由中国教育学会委托北京学会安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App,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在该平台上,可以找到日常防护、交通规则、灾害自救等各种简单实用、适合未成年学生的安全小课程。
按理说,这个平台的出现是件好事,可以让学生以更便利、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加强安全意识。但在实践中,却有一些地方“念歪了经”,或是过量摊派学习任务,迫使家长替学生上课答题,或是将完成率纳入教师和学校评比,使老师疲于奔命。对此,有家长直言自己已被形形色色的强制打卡任务“围困”,而在家校沟通的另一端,教师其实也很无奈,济南一名教师就表示:“我们老师也不喜欢这种课外打卡任务,也希望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打卡,减轻老师的负担。”
一个本该造福学生的平台,却累坏了家长、害苦了老师,面对这样的现实,及时纠偏,叫停不合理的推广落实方式,无疑是有关部门最明智的选择。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就算布置再多的强制任务、执行再严的考核机制,也只是让家长和教师深受其累,而无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
安全教育为何会成为一项“负担”?对此,有家长反映: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平时疏于进行安全教育,把任务都压到课后来做。也有人指出:一些安全教育视频过长,加上紧急通知,学习时间有限,孩子没法独立学习,最终变成家长代劳。还有一些视频内容缺乏针对性,幼儿园孩子和高中生用同一套材料,年龄小的不理解,年龄大的又觉得幼稚。
这些反馈意见,都说明安全教育平台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要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好,不是只有“强制打卡”这一种方式。反过来说,如果安全教育平台能把内容与用户体验做得更好,就算不施加各种“外力”,普遍对子女安全高度关心的家长群体,也会主动让孩子进行学习。
中小学教育工作千头万绪,除了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之外,学校还承担着多种教育职能,要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这些任务名目繁多,每一项都有着良好初衷。但在实践中,为了简化工作流程、应付上级检查,主管部门和具体学校常常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用“一刀切”的方式处理这些任务,最终把每项任务都变成让人劳心劳神的“刷课打卡”。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看起来都很忙,但做的都是无效劳动,学生夹在中间,更是无所适从。对此,唯有对各种形式主义乱象加以梳理、集中清扫,才能让各方都从这种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给家长和教师“减负”,可以让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身心健康,长远而言,这对实现任何教育目标都更为理想。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30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92期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公告。近期,该局依据《产品质量法》和相关产品标准及抽查细则明确项目,组织对生产企业革制品产品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2022年3月中旬,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发布爆浆陈皮软糖、红豆饼、土蜂蜜3则食品召回通告,福建省华弘思意达食品有限公司、福州市闽侯旺启来食品有限公司、福州春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182批次食品安全抽检任务,涉及食用农产品、糕点、肉制品等4类食品,其中合格样品178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农药残留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记者李青山)防蚊服装是常见的预防蚊虫侵扰的产品之一,其大多是通过利用杀虫剂如氯菊酯类杀虫剂作为后整理剂对纺织品进行特殊后整理加工,从而使产品具有防蚊功能。但是,氯菊酯杀虫剂过量使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广州街头销售的自制饮品进行抽检,发现有四款自制的柠檬茶饮品检出含有茶饮料中不得使用的“日落黄”食品添加剂。据了解,本次为广州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1年第18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结果显示,有3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生姜、豇豆以及大排猪里脊。据了解,本次抽检信息涉及7大类食品,包括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