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火锅底料添加“罂粟壳”、铁拳保健品添加“西地那非”、行动水产品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福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布今年以来,批涉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食品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安全案例要求,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典型涉嫌犯罪的铁拳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7月21日,行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查办的福建部分典型案例。
非法添加“西地那非”,公布王某某被查
3月2日,批涉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投诉举报,食品联合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依法对王某某经营的安全案例性保健品店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其在售的“K哥”“袋鼠精”“每粒坚”“十鞭鹿茸肾宝”“持久猛男海绵体增长因子”“黄金玛卡”等6种产品均采用口服方式使用,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产品进货来源和销售记录。经抽样检验,“袋鼠精”“每粒坚”“十鞭鹿茸肾宝”“持久猛男海绵体增长因子”“黄金玛卡”等5种产品检出“西地那非”成份。
王某某销售含有“西地那非”的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3月6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使用罂粟壳作火锅底料,2家餐饮店被查
5月9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鲤城区陈宁餐饮店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后厨操作台上的一盆火锅底料中混有带梗褐色椭圆性状产品,疑似罂粟壳。负责人孙某峰供述上述产品系其自己加入火锅底料,但对上述产品来源闪烁其词。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立即协调公安机关,查询孙某峰的犯罪记录,发现孙某峰曾非法种植过罂粟。同时对孙某峰亲属进行排查,发现其儿子、儿媳在晋江市经营另一家餐饮店晋江市五里陈宁餐饮店。当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联系检验机构对鲤城区陈宁餐饮店、晋江市五里陈宁餐饮店使用的火锅底料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送检的火锅底料罂粟碱等项目不合格。经查,孙某峰自4月15日起在鲤城区陈宁餐饮店使用豆瓣酱、大料(八角、桂皮等干料)及罂粟壳调制火锅底料并用于销售,晋江市五里陈宁餐饮店自5月7日从孙某峰处取得罂粟壳调制的火锅底料混入普通火锅底料中并用于销售。
当事人使用罂粟壳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6月1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销售掺假掺杂牛肉,3人被查
2022年10月,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日常监督检查及摸排群众反映线索,对思明区开平路3个占道摊位经营者(吴某某、陈某某、郑某某)销售的牛肉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相关肉品主体为猪肉。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于2023年1月30日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2023年3月3日,经前期深入摸排及筹划,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统一行动,抓获涉及加工、运输、收购、零售等环节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黄某、姜某及同伙等18人,查获仓库1个、零售假牛肉摊点11个,缴获疑似假牛肉2400余斤,查扣运输车辆1部,缴获杀猪刀等一批作案工具。经初步查明,自202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黄某伙同三明市一屠宰场老板姜某,将屠宰好的母猪肉通过风干、涂抹牛血等方式冒充牛肉,雇佣司机运至厦门市后,分销给思明区、湖里区等地的各牛肉零售点,再由零售点销往厦门各餐饮店,初查全案资金流水已达1000余万元。当事人吴某某、陈某某、郑某某作为下游零售商一并被立案侦查。
当事人销售掺假掺杂牛肉的行为时间较长、货值较大,已涉嫌构成犯罪。3月3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经营不合格缅甸蟹,香邦酒楼被罚
2022年10月24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莆田市城厢区香邦酒楼经营的食用农产品缅甸蟹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该缅甸蟹镉项目不符合GB2762—2017的要求。经查,当事人以112元/公斤的价格从上游供应商购进缅甸蟹17.5公斤,共计1960元。除抽检的2公斤,其余15.5公斤经过加工以260元/公斤全部售出。截至案发,当事人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缅甸蟹货值金额4254元,违法所得4254元。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3月3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没收违法所得4254元,罚款2.62万元。
生产不合格即食海蜇产品,村哥食品被罚
2022年9月12日,宁德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福鼎市市场监管局关于申请宁德市市场监管局管辖福鼎市村哥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即食海蜇一案的请示》,对相关材料进行核查,并于当日对福鼎市村哥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当事人受福鼎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海蜇霸(酸甜味)、海蜇丝(麻辣味)、海蜇霸(酸甜味)等食品,销往全国各地,被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经各地多个检验机构检验,该批食品菌落总数项目均不合格,且均溯源反馈至福鼎市市场监管局。当事人生产该批食品成本为2.5元/包至3元/包不等,以3元/包至4元/包不等的价格售出。截至案发,当事人生产经营涉案食品货值金额3630元,已全部售出,违法所得3630元。此前,当事人生产经营的多批次产品因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曾被福鼎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2次。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三项的规定,且当事人多次因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行政处罚,符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1月3日,宁德市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630元,罚款10万元,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当事人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法定代表人林某、食品安全管理员林某某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行政处罚。
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好福巷餐饮店被罚
2022年10月31日,福鼎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福鼎市好福巷餐饮店销售的米粉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该样品检验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合格。当事人对该检验结论有异议,提出复检申请,经复检,仍然不合格。经查,当事人购进涉案批次米粉后加工炒制成炒米粉,以按份装盘计价方式售出,60斤米粉经炒制后共计售出180份,每份售价4元,销售金额总计720元。经认定,该批米粉的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严重超出标准限量,如长期食用或短期大量食用,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已涉嫌构成犯罪。2月15日,福鼎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责任编辑:张林保认捐百年黄皮古树!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响应"十元捐"守护古树行动_南方+_南方plus近日,“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十元捐”行动在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主办的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活 ...
潮州:2023年特色品种茶叶产量增长8.5%_南方+_南方plus近日,潮州市统计局公布2023年潮州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潮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56.59亿元 ...
为进一步提高定远县蒋集镇井岗村辖区村民的幸福感,提升村民的健康生活品质。近日,井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与村医为村民开展“量血压、护健康”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和村医一道逐户了解 ...
动员令发出!百佳高价值作物基地速来集结_南方+_南方plus我国是热作生产大国和贸易消费大国以火龙果、榴莲、黄金果、释迦、荔枝圣女果、芒果、菠萝、香蕉等为代表的高价值热带作物种植总面积约7000万亩年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购买一口价黄金饰品时,你会主动了解换购规则吗?珠宝店一口价饰品的克重标识规范吗?近日,上海市松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该辖区13家黄金珠宝店开展调查,结果显示,8家黄金饰 ...
冷链传递温情,我请父母吃年鱼_南方+_南方plus除夕白蕉海鲈,传递满满祝福。初一三角生鱼,恭祝年年有余。初二湛江金鲳,人人身体安康。初三茂名罗非,一路美好相随。初四饶平海鮸,开启幸福一年。初五台山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