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7月5日,福建发布福建省教育厅、联合福建省消委会联合发布暑期培训提示,暑期建议和提醒广大家长暑假期间校外培训消费要选择合规培训机构,校外消费注重保障自身权益,培训不要向机构及员工个人账户、提示支付宝或微信等转账。福建发布
树立科学教育观念。联合在暑假期间,暑期培训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开展的校外消费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培训。建议家长朋友们尊重科学的培训学习规律,注重孩子的提示身心健康教育,增加亲子活动和亲情陪伴,福建发布在暑假期间让孩子得到充分休息,联合理性鉴别和抵制各类制造焦虑、暑期虚假宣传的卖课广告营销诱导,不参与违规学科类培训活动;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意愿和成长阶段,理性选报参加非学科类培训,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
选择合规培训机构。确有培训需求的家长朋友们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并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该APP由教育部开发,APP内显示的培训机构资金受到监管,家长可在平台上查询、选择合适的机构或课程,未上完课程的费用可原路退费。请勿选择证照不全、资质不符、收费超标、场所不安全、不签规范服务合同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培训服务,避免“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资金风险和孩子人身安全风险。
注重保障自身权益。家长朋友们在选择正规培训机构后,务必要求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尤其注意退费条款规定是否合理。缴纳培训费用应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完成,不要向机构及员工个人账户、支付宝或微信等转账。家长应知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费用,且不超过5000元,机构若以多缴优惠等名义超过此标准收费均属于违规。缴费后请索要正规发票,保留合同和缴费记录,作为维权凭证。
共同监督违规培训。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消委会吁请各位家长,如有发现身边的校外培训机构违反“双减”政策规定尤其是违规开展暑期学科类培训,或者是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任教、有偿家教等情况,请及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或通过12345平台进行举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问题可以根据培训类别向机构所在县(市、区)科技、文旅、体育等部门进行举报。涉及违规收退费问题的,可向消委会热线投诉。
责任编辑:高秋菊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北京非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尝科技公司)因存在“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 ...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按照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整体安排,5月9日至15日,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派出七个督查组,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8月21日,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2021佛山放心消费体验行”第九期正式成团,围绕“佛山品质,放心消费”的主 ...
16家餐饮店获“清远鸡指定餐饮店”_南方+_南方plus2月26日,清远市清远鸡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清远市清远鸡行业协会第三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在清城区麻鸡村横荷店)举行,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领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唐慧记者顾艳伟)记者近日获悉,广西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原则,将民族团结工作与新时期市场监管工作紧密融合,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积极开展&ldq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 6月11日,作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之一的“浙食链·丽水山耕”系统上线启动仪式在丽水市举行,标志着食用农产品溯源全链条管控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