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11月25日,先用后付记者从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获悉,吉林为依法保护好广大消费者的省消商平示合法权益,提请消费者慎重开通电商平台的布电“先用后付”支付方式,吉林省消协向社会发布了消费提示。台消
据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隋华军介绍,费提为了优化消费者的先用后付购物体验,部分电商平台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吉林支付方式,先用后付。省消商平示这种支付方式允许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先行使用或享受,布电收货后再付款。台消
这种新颖的费提支付方式究竟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购物体验,还是先用后付成为了商家巧妙骗取消费者下单、实现引流和促销效果的吉林手段呢?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省消商平示其付款方式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电商平台修改为“先用后付”,并在后续的购物过程中被默认采用。部分平台关闭这一功能的过程也异常繁琐。开通了“先用后付”的消费者在尝试关闭该功能时,往往会遇到诸如“存在履约中的订单,无法确认关闭服务”等提示,这意味着其必须等到所有订单完成履约或售后服务结束后才能关闭该功能。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消费者已经关闭了“先用后付”的优先支付选项,再次进入购买页面时,系统默认的支付方式不知何时又变成了“先用后付”。部分电商平台在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设置修改消费者的支付方式,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消费者自身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物前,应仔细阅读平台的购物规则和支付条款,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在购物过程中,如遇到任何问题,应及时与平台客服联系并寻求帮助。同时,消费者还应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可通过12345热线、12315平台、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等多种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告10批次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其中,1批次“景田”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18.9L规格装景田饮用水。资料图片通告显示,标称北京景田食品 ...
钟钰: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有望落地见效 | 专家解读一号文件②_南方+_南方plus▲点击查看“聚焦2025中央一号文件”系列报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持续增强粮食等 ...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当前市场上一些所谓的“量子产品”名不副实,广告中的神奇功效也涉嫌虚假宣传。据6月21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眼下的“量子产品&rdq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近期对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调味品、食用农产品和餐饮食品及餐饮具等5大类食品包括粽子、鸡蛋等节令性食品)219批次样品进行安全监督抽检,检出8批次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2月21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通报6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其中思明区银饭屋餐饮店等4家餐饮经营单位因使用的餐饮具经检测不合格,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给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7月24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第15号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信息。前不久,该局组织人员依规对福鼎市六六顺食品有限公司、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