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五一”劳动节将至,五一旅游、广东管局广东购物、省市省消聚餐等将迎来新高峰,场监为了让广大群众在节日期间能够买得放心、联合吃得安心、发布玩得开心,假期4月30日,消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五一依法维权。广东管局广东
理性消费 避免浪费 节日期间,省市省消线上、场监线下的联合商家促销活动全面展开。面对名目繁多的发布打折、返券促销活动,应仔细阅读商场促销活动的具体规则、时限等内容,在购买商品时注意货比三家,并留意售价是否与标示的优惠幅度相符,谨防降价、打折、赠送等促销活动中的价格欺诈行为,谨防商家设置的优惠促销陷阱。同时,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合理规划、适量购物,避免因贪图便宜盲目下单,造成冲动消费和不必要消费。要注重实用性和崇尚简约,自觉抵制豪华包装以及过度包装的商品。
食品安全 放在首位 节日期间,外出聚餐、网络订餐增多,消费者在外就餐或订购外卖时应尽量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密切关注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注意辨别食品是否存在腐败变质等异常情况。在选购食品时注意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要求,不要购买“三无”产品。特别对于网络订购生鲜食品,要综合考虑商家资质、认可度、运输储存条件等因素,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外出旅游 安全第一 节日外出旅游,尽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有保障的正规旅行社及规模较大的网上旅游平台,并提前做好攻略,注意出行安全。如在网上预定酒店或景点门票时应尽量通过官方渠道,防止掉入超低折扣陷阱。随团出行,要认真阅读合同内容,了解行程安排,特别要注意其中的购物安排和自费项目。对于游乐设施及场地,要注意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善,确保游玩安全。
谨慎预付 守好钱财 “五一”期间是商家冲业绩的重要时间节点。理发店、美容店、健身馆等可能开展各种充值促销活动。但预付式消费存在因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夸大宣传,或者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被投诉情形,建议消费者谨慎办卡或缴费,根据实际需要购买服务,不要贪图一时的高折扣或者轻信商家的销售话术。预付缴款前要做到多询问多了解商家信誉,仔细阅读合同中关于权利义务的合同条款;尽量降低预付额度,并缩短使用周期。
保全证据 依法维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索取发票等盖有经营者印章的消费凭证,尽量在凭证上记录商品或服务的具体信息或与销售人员达成的口头协议,并妥善保存。在网络平台或网店消费时,要尽量保留双方在网络沟通时的相关信息。 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电话或向属地消费者组织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和相关产品标准及抽查细则明确项目,组织对空气压缩机、建筑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木器涂料等10类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1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春晖颐老年公寓以下简称春晖颐老年公寓)因采购的土豆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以及使用的碗被检出大肠杆菌超标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当前,市场上儿童玩具品类丰富多样,但品质不一。为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安全、健康、欢乐的暑假,7月19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特提醒广大家长与小朋友,学会识别危险玩具,坚决对危险玩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在对燃气管产品的监督抽查中发现,部分燃气输送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存在中文名称与明示规格型号相互矛盾的问题,容易误导消费者错误判断产品功能,造成误用。7月1 ...
为有效防控特殊化妆品安全风险、进一步规范辖区化妆品经营秩序,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近日对辖区防晒类化妆品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查看进货查验记录是否真实可溯、产品标签是否规范,产品宣传是否存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收到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报,称湖州某微信直播间售卖的女装产品侵犯其注册商标权。接到举报后,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经过深入细致排摸,查清了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