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报班包过”“通过率百分百”“一线名师”“快速大幅提分”……暑假期间,称线各类教育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名师近日,报班包过一家培训机构因发布含有极限词用语的浙江教育培训广告,被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市场监管局处罚款7万元。培训
临海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机构假广称某培训机构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因虚广告存在夸大宣传行为。执法人员随即对相关广告页面、告被宣传内容进行电子数据固证,罚万并立案调查。称线
经调查,名师执法人员发现该培训机构为招揽生源、报班包过提高其暑假班业绩,浙江在其公司所有并运营的培训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如下宣传内容:“6年办学,3个校区,机构假广名列临海市首批教培白名单,年培训达12000+人次,临海第一”。其中“临海第一”字体颜色为红色,构成极限词用语。
该培训机构发布含有极限词的广告对买方造成了误导,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利益。上述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属于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临海市市场监管局考虑当事人的违法情节,给予减轻处罚,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对其处罚款7万元。
临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认知培训班作用,不轻信不盲从。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排名第一”“通过率百分百”“命题人授课”“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谨慎签署合同。报名培训课程时,要签订培训合同,特别关注培训项目、内容和质量标准,培训期限和时间安排,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消费者也要尽量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不建议申请贷款支付培训费。遇到消费纠纷问题,保存证据维权。消费者缴费时应索要与培训机构名称一致的税务发票,保存好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如遇权益受损问题,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24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30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92期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公告。近期,该局依据《产品质量法》和相关产品标准及抽查细则明确项目,组织对生产企业革制品产品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疫情期间,如何解决消费维权问题?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及时应变、合理调配人员和作息时间,克服部分人员居家隔离以及下沉社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实际困 ...
第二届中国蝉茶大赛专家评鉴收官,大众评审将上线_南方+_南方plus日前,第二届中国蝉茶大赛专家评鉴会收官。据悉,本次评鉴会由中国茶叶学会负责技术指导,派出专家组对广东、福建、贵州、云南等省市83个茶 ...
在这个热闹的双12,著名头部主播雪梨和林珊珊店铺被下架,抖音、小红书等账号被封的消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而这也无异于给近两年持续高热的新电商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新兴电商领域并非法外之地,只有守规矩,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叶生明林莉莉记者张文章)为规范猪肉市场交易秩序,3月以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采取定点蹲守摸排、提前科学布控、部门联动打击等方式,积极开展流通环节猪肉市场专项检查,加 ...
全链创新,汕尾丝苗米飘“香”新征程 | 汕尾“食”力深调研⑦_南方+_南方plus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正值晚稻收割时节,汕尾各地一派丰收景象,金黄色的稻浪翻滚,一台台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穿 ...